首页 商标注册 商标查询 国际商标 商标刊号 商标知识 版权保护 专利申请 商务转介 联系我们
“坏银行”信达上市揭秘:售不良资产 全金融牌照引投资
知情人士称,首家上市的中国前“坏银行”有望筹得25亿美元。银行家们正接近敲定3港元至3.58港元的发行价,发行的股票数量将超过50亿股。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Cinda)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为接手中国建设银行(CCB)的不良贷款而成立的。该公司的上市将受到对其它几家资产管理公司感兴趣的银行家和投资者的密切关注。

  预计信达将在本周五提交招股说明书,披露其近年如何创收,目前持有哪些资产。初步的发行价区间预计在周一敲定。

  信达已向瑞银(UBS)、渣打(Standard Chartered)和两家国内投资者出售了总共16亿美元的战略股份,并已为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发行(IPO)筹备了几个月,此次上市可能使该公司的估值达到近200亿美元。

  信达的竞争对手、接手中国工行(ICBC)坏账的华融资产管理公司(Huarong)已就出售战略股份与高盛(Goldman Sachs)等潜在投资者举行了洽谈。知情人士称,华融希望在几周内达成交易,明年在香港上市。

  中国的这些资产管理公司曾在多年期间没有盈利,艰难处置着以面值买下的大量不良贷款。

  但是,根据政府报告和向它们出售贷款的银行介绍,这些资产管理公司在过去几年里开始赢利,并开始偿还当年为它们的成立提供资金的债券。

  数库财务咨询公司(ChinaScope Financial)的数据显示,信达2011年实现税前利润72亿元人民币(合12亿美元),2012年上半年实现税前利润46亿元人民币。数库是一家专业研究机构,汇编中国上市和私有企业的数据。

  中国政府当年成立四家资产管理公司,由它们从中国四大银行接手不良贷款。除了信达和华融外,另外两家分别是东方资产管理公司(China Orient)——接手中国银行(Bank of China)的不良贷款;以及长城资产管理公司(Great Wall)——接手中国农业银行(AgBank)的不良贷款。

  很难获得这些资产管理公司的可比利润数据,但马来西亚联昌国际银行(CIMB)分析师特雷弗·卡尔契奇(Trevor Kalcic)估计,它们的总股本回报率已从2009年的8.9%提高至去年的15.5%。

  这些资产管理公司把一部分不良贷款转换成股权,并对问题企业采取行动,出售资产,由此实现盈利。

  在中国预计将推行重大金融改革之际,这些资产管理公司近年来获得了多项金融服务牌照。对新投资者来说,这一点或许才是它们的最大价值所在。

/
首页 | 商标注册 | 商标查询 | 国际商标 | 商标刊号 | 商标知识 | 版权保护 | 专利申请 | 商务转介 | 联系我们
廣訊商務秘書 聯繫電話:00852-30622687 大陸投訴:0086-132 0590 5235
地址:香港北角馬寶道41—47號華寶商業大廈9層。闽ICP备10021333号